星空体育11月29日下午,滕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提升公共服务 共建善城家园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升居住环境有关工作情况。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徐西伦作新闻发布,滕州市政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兵,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郝文煜,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工会主席、督查室主任董思来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徐西伦介绍说,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于2016年1月,是中央编办确定的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,加挂滕州市城市管理局牌子。主要职责包括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两部分。一是负责城市管理、自然资源、民政、商务、粮食流通等13个领域的跨部门综合执法,共有530项行政处罚权、28项行政强制权;二是承担着80余条主次干道、10余个公园广场的市容秩序、环境卫生、市政设施、城市绿化等综合整治提升任务,负责189座公厕监管以及8.4公里综合管廊、2万余盏照明路灯、200公里市政道路、716万平方米绿地的日常管养维护,以及每天1000余吨生活垃圾转运处理。同时,还承担着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和城乡环卫一体化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的督导检查调度等任务。
近年来,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锚定“强工兴产、项目突破”战略目标,全面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,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导向,以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,像“对待自己的家”一样,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”各项工作部署,以市委“1523”工作思路为统领,聚焦“精抓细管、功能完善、法治护航、源头防范”等十大主攻方向,聚力在精致、活力、生态、韧性城市建设上提质增效,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高品质城市环境,为加快推进“中华善城、现代滕州”强势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。
一是注重在“小节点”着眼,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。今年以来,栽植鲜花50余万株,补植行道树960余棵、绿篱苗木37万棵,全力消除绿地内缺株断档、土地等现象。二是坚持从“小切口”入手,督导、指导新建“口袋公园”9处、生态街巷14处。报请市政府同意,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基础上,将城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市场化运营。目前,已移交公园广场30余处,其余绿地预计年底前完成移交,促进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。
细致排查背街小巷现状,按照背街小巷整治及道路建设规范要求,整合停车供给、经营摊位、体育健身、历史文化等资源,把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与历史文化传承、释放城市“烟火气”等工作相结合,加强督导调度、检查验收。截至目前,2024年度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,已完成39条,5条正在建设,不断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推进网格化,构建“硬秩序”
重新划定网格管理区域,对辖区市容、规划、环卫、市政、园林实行网格化扎口管理,实行“警城联动”“服务+管理”模式,重拳整治乱停乱放,合理规划设置便民摊位。突出餐饮油烟整治,印发《通告》5000余份,对沿街商铺逐一入户宣传整治,坚决杜绝油烟直排,提高净化设施装置率、使用率。今年以来,清理占道经营、店外经营8000余处次,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30余份,规划潮汐摊点群6处。
一是全面实施智慧停车场建设,合理施划停车泊位。滕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万辆,公共停车泊位不足4万个,停车矛盾突出,市民反映强烈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市民需求为导向,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,按照“应建尽建、应划尽划”原则,以学校、商超、医院、小区周边为重点,合理施划停车泊位。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完成杏坛广场地下停车场及6处林荫停车场建设,12条道路路侧停车泊位施划,新增、改造停车泊位5728个;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限时免费共享,目前已有19个单位开放509个车位;九州清晏地下停车场已完成改造,市民广场地下停车场正在施工,解放桥下等2处停车场即将开工,府前路等5条道路路侧停车泊位正在改造提升,预计年底可再增停车泊位约1800个。二是优选国内知名信息企业,搭建智慧管理平台系统,开发智慧停车APP和微信公众号,引导社会各类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平台,为市民提供全流程停车服务,实现一站式管理。目前完成24个停车场、9条道路,共计4200余个停车泊位信息接入,进一步完善停车引导系统,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临时泊车需求,打造“善城善停”一张网。三是将“枣解决·枣满意”平台与城管服务热线并轨运行,升级智慧城管平台;成立社会监督员队伍,引导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城市管理。安排专人负责各类投诉对接办理工作,对群众反映问题,第一时间核查,以最快速度解决群众诉求。今年以来,受理12345热线余件,社会监督员反馈问题269件,办结率100%。
记者:停车管理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,请问2024年滕州市在停车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
陈兵:随着智慧停车项目逐步落实落地,滕州市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,今年,我们在继续做好停车场建设的同时,进一步强化管理、优化服务,不断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水平。
一是有序推进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。完成杏坛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,新增停车泊位657个。推进实施市民公园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,计划建设停车泊位700余个。完善公共停车场设施配套,安装了充电桩130个、自助洗车机16台、自助售卖亭2处,完善了多元化停车服务功能,为市民提供了便利。与山东高速等单位合作,增加了ETC收费模式,进一步方便了车主离场缴费。
二是不断强化车位资源科学管理。报经市委、市政府同意,今年陆续启动杏坛广场地下停车场、火车站南停车场和火车站北停车场,共计900个车位收费管理,截至目前,纳入平台管理车位约4200余个,进行收费管理的车位2557个。同时,接入了第三方社会车场2100余个停车泊位,实现了资源整合,推动了车位“快循环”,提高了车位资源利用率,缓解了停车难题。实施惠民政策,春节、五一期间,对管辖的公共停车场以及路侧临停泊位进行免费开放,不仅方便了市民停车,也展现了市政“情系于民、服务为民”的良好形象。
三是持续优化停车管理服务水平。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改造,在博物馆东停车场、政务中心东停车场、维多利亚停车场、枣庄四院停车场、火车站广场等部位新增和改造无障碍停车位20个,安装无障碍车位牌20个,无障碍车位指引牌32个,方便特殊群体出行。为缓解火车站广场停车需求量大的问题,对火车站广场停车场进行升级改造,释放车位130余个。针对滕东中学停车场、博物馆东停车场临近学校、车流量较大的现实状况,主动到附近学校进行对接宣传,引导接送学生家长将车辆停放在附近停车场,利用车场免费停放时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。
下一步,市政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将在加快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的同时,不断提升停车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停车环境。
记者:干净整洁是城市的外衣,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、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。近年来,随着滕州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,道路保洁是如何做到精细化和长效化的?
郝文煜:近年来,随着滕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城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,一大批新建市政道路和环卫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使用,环卫工作任务日益繁重。目前,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肩负城区87条主次干道约1000万㎡的道路清扫和保洁等工作。为给市民提供干净整洁、美观有序、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,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立足职能,着力加大道路机械化洒水降尘作业力度,全面提高空气质量,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蓝天保卫战,持续提升城市洁净度。
一是强化道路精细化保洁。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,不断优化环卫作业流程,采取“机械清扫+人工保洁”相结合的方式,通过“洗扫协同、人机协作”的高效作业模式,进一步加大城区主次干道的机械化洒水、洗扫作业频次,达到路见本色、无垃圾、无积尘,同时对路面卫生死角进行大清理、大扫除,确保道路整体干净、整洁、无卫生死角,有效提升了道路保洁卫生质量,实现了对城区道路保洁的全覆盖。北辛路、龙泉路等23条道路成功创建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。
二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。为确保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,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对市场化保洁公司绩效考核,并将道路保洁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,严格按照道路保洁市场化合同标准,采取环卫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随机抽查与督察室日常巡查、定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,加大对市场化保洁公司的监督考核力度。对发现的问题,第一时间反馈市场化保洁公司,要求限时进行整改,并及时复查整改结果,确保道路保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早发现、早解决,建立起反应快速、处置及时、运转高效的道路保洁长效监管机制,全力为市民打造清洁宜居、美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。
记者:去年滕州市实施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以来,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提升,滕州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?
董思来:近两年来,滕州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在市委、市政府领导下,秉承科学绿化理念,紧紧围绕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不断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,积极服务城市品质提升绿化工程,全力推进城区增绿提质工作。
一是精心服务增绿提质,构建便民绿地系统。2023年,市委、市政府实施了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,截至目前,已完成北辛路、龙泉路、平行路、新兴路等16条城市道路园林品质提升,荆河公园、荆泉公园、东诚公园、锦绣公园、振兴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新建、改造项目,高铁站前广场、龙泉广场等多个广场提升项目以及47处口袋公园新建改造项目,全面提升了滕州市园林绿化质量,丰富了城市绿化空间层次,基本构建成“城市公园—社区公园—口袋公园”三级公园体系。在园林绿化改造提升工作中,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集中专业技术人员,成立服务指导组,按照生态园林城市绿地标准和“生态、精致、人文”理念,从图纸设计到项目施工,全过程指导把关、靠上服务,在服务中与牵头单位、建设单位共同努力,开展现场观摩、研讨,不断优化建设方案,全力推进公园游园新建和绿化提升等工作。
二是专心做好精细养护,巩固绿化景观成果。对管养绿地严格实施“定人、定岗、定责”,确保绿地清洁有序。严格落实绿篱挂线修剪,确保绿篱横平竖直、整齐有序,积极打造行道树修剪示范路。大力开展绿化苗木补植,累计䃼植行道树960余棵、花灌木1168棵、绿篱苗木37.33万棵、球体3428棵、地被植物27.1万棵、草坪3810平方米、立体绿化用苗2950棵。推广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,今年安装性诱捕器200余套,提高病虫害提前预判和精准防治;在杨柳絮爆发期进行高炮喷洒防治的同时,对龙泉广场、河滨路、笃西路、北辛路、鲁班大道等杨柳树集中区域进行注射花芽抑制剂试点,抑制花芽分化,减少第二年成絮量,降低飞絮对市民的影响。旱季采取划片包段、歇人不歇车的方式,昼夜持续做好抗旱保苗工作,苗木浇水7560车次。按时令特点有序对部分花境、道路渠化岛和街头花箱进行鲜花更新更换,让鲜花开满城区街头,提升城市景观效果。
三是潜心研判群众需求,提升绿地服务功能。围绕公园绿地建设,通过问卷调查、热线电话、沟通访谈等方式,了解群众的需求期盼,结合周边居民需求、区域功能定位和滕州发展实际,在园内道路与主道路的融会贯通、乔灌木配比、无障碍设施设置等细节上与设计单位深入沟通,使绿地提升项目既能使群众满意又能提升功能效果。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“一老一小”公共服务设施,保留或植入蕴含滕州当地历史文化、反映周边环境变迁、唤起百姓生活记忆、具有浓郁乡土味的人文元素,使绿地既有“颜值”又有“内涵”,提升城市绿地便民性和文化性,让市民“进得去、坐得下、留得住、玩得好”,满足群众生活中更多接触和感知绿意的愿望需求,实现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美好生活愿景。